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123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7-01-20 15:29

经验交流

 

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

——解析费县2014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

在全国绩效评价中荣获第一名

    

2016年1月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2个省的2014年度中央专项彩票扶贫项目组织开展了绩效评价,临沂市费县代表全省参加抽检,综合得分91.2分,排名全国第一。如何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费县的成功实践值得借鉴。

一、强化项目建设保障。首先,加强组织保障费县及时成立、调整了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科学有效的管理,形成县乡制定规划,乡镇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村民广泛参与的管理机制。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及时编制上报了项目申报文本。县政府与乡镇签订项目责任书,确立乡镇人民政府为项目建设法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严格推行项目建设管理“四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公示公告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乡镇及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技术咨询小组,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各有关小组各负其责,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项目涉及村全部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从项目宣传、招投标、施工到验收全程参与。第二,科学合理规划扶贫办、财政、规划、交通、项目乡镇等相关单位多次召开启动部署、竞争立项、规划编制指导等调度协调会议,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集中彩票专项资金解决制约老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重点针对农业生产道路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聘请专业机构设计规划路线并制定了项目申报文本,明确具体要求、规划标准等重点内容,指导各项目规划。所有项目根据当地地形地质、生活习惯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第三,加强资金保障该县累计配套县级财政资金450万元;项目乡镇投入410多万元整修了路基。项目区群众三年来免费提供土地1300亩、青苗546亩、果树金银花580多万棵/株等,共折价430.8余万元,充分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二、全程监督项目建设。一是完善项目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服务模式,全力为项目建设服务。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从项目规划到项目实施,到项目验收,全程跟踪服务,遇到困难及时协调解决。二是实行责任追究该县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审批制、报账制、责任追究制。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纳入县财政国库专账管理,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报账制,项目乡镇定期公示项目资金运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县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管理办公室完成项目审核后,由县财政部门向项目单位拨付30%的项目启动资金,随后根据工程进度及合同约定拨付项目进度款,工程验收合格后拨付工程总造价的90%,剩余10%作为质量保证金,待一年责任期满,经复验合格后付清。三是监督关口前移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监督,从项目招投标、组织实施全程参与,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加强督查指导在施工过程中,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经常深入项目一线,查看工程进展及质量,积极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乡镇党委、政府专门在施工工地设立项目指挥部,抽调各站所精兵强将,按照责任分工,全程全天候跟踪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即可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又监督了施工单位把好质量关;监理人员尽职尽责,保证每个标段有一名监理人员全天候全程监督,发现不符合标准的,立即纠正,拒不纠正的,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经监理人员现场验收后,下达复工令。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配比不达标下达停工令5次,因路面、施工缝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罚款10次,共计13000元。五是健全管理制度各项目实行专班、专人推进,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建立每日报告制度、每周例会制度、随时抽检制度。每周召开一次项目现场会议,现场督促施工质量与进度。列出了各个标段每日工作进度、质量要求,由监理员、扶贫办人员、施工方人员三方签字。

三、项目取得显著效益。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一方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解决了项目区农民“行路难”的难题。另一方面,带动了林果产业的迅速发展,新增核桃面积3万亩,人均年增收2600元,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生产硬化路把游客直接带进了采摘园,火了乡村采摘游。核桃峪村又组织农民经营“农家乐”,提供“吃住玩”一条龙式服务,带头发展三产服务业。二是提升了生态建设水平通过整合资金、出台优惠政策,采取返租倒包、适当补贴等方式退耕还林还果,现在整个项目区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万亩,果园达到10万亩,实现了“山常年见绿、果四季飘香”。三是激发了干事创业激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深入一线走访群众、现场办公,县乡干部全程靠在一线,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村“两委”干部带头扑在工地,抓工程质量、组织慰问施工队伍,群众都说“又看到了当年工作队下乡的样子”,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同时激发了项目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纷纷献言献策,踊跃投工投劳,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干群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临沂市扶贫办)

 

平原县国地税

构建“四个三”工作机制合力扶残助残

 

     平原县国地税将扶残助残工作与税收事业相融共促,积极构建“四个三”工作机制,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释放税收改革红利,倾心帮扶残疾人事业,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以来,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0 多万元,扶持福利企业12 家、残疾人个体工商户90多家,办理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470多万元,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320 多万元,减免个人所得税28 万元,帮助220余人次残疾人实现就业。

    一、三力齐发,构建全层次服务机制在政策宣传、信息共享、窗口建设上三力齐发,办理福利企业退税的纳税人在绿色通道窗口,5 分钟内就可办理完退税申报业务,构建起全层次服务机制。一是强力跟进宣传。树立“互联网+税务”思维,通过网上办税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开展政策解读、咨询辅导等服务,累计受理咨询300 多个,解决疑难问题140余个。二是同力共享信息。加强部门间信息同享,通过国地税、残联、民政等部门信息数据比照,认真核对安置残疾人员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严把企业申报审核关,实行征前辅导、征中检查、征后复核,确保服务对象的精准到位。三是全力推进窗口建设。打造国地税合作办税服务厅,设置专职咨询员,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为福利企业及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办理发票领购、税务登记变更、远程申报咨询等涉税事宜,涉税优惠审批业务,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

二、三步到位,构建全流程重点帮扶机制采取面对面辅导、心贴心交流、实打实帮扶三步到位的举措对重点龙头福利企业实行重点帮扶。如德州福兴车业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累计享受国家退税优惠320多万元,企业利用退税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招录残疾人员工,从资产5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为资产3000 万元的中型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90多人次。一是面对面辅导。每年至少2次深入福利企业走访调研,面对面讲解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残保金优惠等一系列政策,为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指引。二是心贴心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 联合民政、残联等单位与福利企业及残疾人个体工商户深入交流,悉心倾听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在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提供合理化税收筹划。三是实打实帮扶。联合组织骨干力量,“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企业纳税申报和财务核算,帮助企业吃透政策。与福利企业财务人员及残疾人纳税人结成帮扶对子,利用微信群等便捷工具及时处理问题,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对有需要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工作台账,形成长效追踪服务机制。

三、三环紧扣,构建全过程防控机制一是事前沟通充分。从建立健全福利企业档案、残疾职工岗位安排、劳动合同签订、保险缴纳、工资发放、出勤上岗等方面入手,定期对享受税收优惠的福利企业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企业残疾职工实际上岗情况,防止税收筹划过度或没有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事中预警到位。强化与残联等部门的外部协作,全面获取残疾人用工单位信息,采取与残疾人职工座谈、回访方式,动态掌握企业安置残疾人、残疾人的工资发放以及社会保障等真实情况,督促企业全面落实残疾职工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三是事后问效及时。主动加强与福利企业、残疾人纳税人沟通,讲明政策,注重关怀,引导纳税人合法经营,对在人员比例、上岗情况等方面弄虚作假的福利企业,一经发现,立即叫停税收优惠政策。

四、三措并举,构建全方位保障机制一是机制先行。积极协调联系民政、残联等部门,制定完善扶残助残帮扶制度,成立以国地税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扶戎助残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行动、有成果。二是动员引导。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在县委县府历年组织的慈善捐赠工作中表现突出。三是载体多元。发动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劳动、捐助物资等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与8 名残疾人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每逢全国助残日,深入县聋哑学校、残疾人托养中心等单位走访慰问,累计为62名残疾儿童、老人送去价值5 万元的生活必需品。(德州市扶贫办)

 

日照市东港区

创新实施小额扶贫信贷委托经营

 

东港区为确保贫困群众都能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创新实施小额扶贫信贷委托经营、分贷统还模式,为贫困户统一办理富民农户贷,并委托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代为经营,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建设总容量96.47兆瓦光伏扶贫产业项目。东港区扶贫办、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东港区农村商业银行三方签订了小额扶贫信贷合作协议,协议为期三年,将逐步实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协议到期后,贫困户可从光伏扶贫产业项目中继续受益。目前,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已与3252户贫困户签订委托带动脱贫协议,由东港农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1.6亿元。仅此一项,贫困户即可年增收3000元,稳步实现脱贫。

一是建立委托经营机制,实现政策红利全覆盖。金融扶贫是解决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贫困户大多数都缺少技术、缺少产业、缺少劳动力,基本都不愿贷、不敢贷、不懂贷。为此,东港区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小额扶贫信贷富民农户贷委托经营模式,贫困户与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将每户富民农户贷”5万元贷款委托新东港公司代理经营,每年可获得不低于3000元委托经营收益,实现了增收脱贫。

二是建立政府共同担保机制,实现提速降本见效快。东港区针对由担保公司开展扶贫信贷担保业务存在门槛高、手续多、审批慢等问题,创新建立政府共同担保机制,依托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性质、运行机制顺畅、融资能力强、经营资质好等优势,为贫困户发放的信贷资金提供共同责任担保,全面打消了银行顾虑,彻底解决了银行不敢贷的难题。农商行针对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政府性融资平台的性质,简化办理手续、减免担保费用、开辟绿色通道,已节省小额扶贫信贷成本320余万元,加快了贷款投放速度。

三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局面。实行小额扶贫信贷委托经营模式,建立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四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是主导方,银行是资本方,企业是经营方,贫困户是受益方,使政府、银行、企业、农户结成利益联合体,形成金融扶贫的合力。就政府部门而言,委托经营模式能够将资金集聚起来形成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就银行而言,在委托经营模式中,企业统一使用贷款资金,并提供共同责任担保,减少了银行的业务操作量和风控难度。就企业而言,企业可以利用贷款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营性收入,且政府全额贴息,企业需支付给贫困户的委托经营收益比商业贷款利息要低很多,十分划算。就贫困户而言,在整个过程中不参与经营管理,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稳定获得收益。

四是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体系全面形成。建立区、镇、村三级工作推进组织,制定《东港区小额扶贫信贷(委托经营)实施方案》,明确各方责任,扎实推进落实。区扶贫办负责牵头实施小额扶贫信贷委托经营,是贷款管理责任主体,负责提供贫困户名单,按时归还贷款结息;新东港城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共同责任担保,与贫困户签订委托经营带动脱贫协议,按时拨付委托经营收益,并及时归还贷款本金;东港农村商业银行负责提供借款人每季度利息金额及清单。同时,邀请人民银行日照支行、日照银监分局全程参与指导与监督;区财政局、审计局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虚报、冒领、套取、挪用贫困户贷款和风险补偿金、财政贴息资金的,依法从严处理,确保专款专用。(日照市扶贫办)

 

 

 

 

 

 

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分管副主任,省政协分管副主席。

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人大、省政协有关委室,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尹永海                  电子邮箱:sdfpjb@163.com

编辑: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