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81期(总第218期)

来源: 2017-07-28 13:00

  【经验交流】

  济宁市戮力攻坚“五通十有”全力保证扶贫工作重点村达标退出

  东营市创新扶贫关照平台帮扶贫困群众

  【工作简讯】

  枣庄市委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

  “乘绿皮车 看齐长城”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淄博市举行

  山东首家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县级办事处揭牌成立

  山东电力42万眼机井“井井通”打造惠农示范工程

  【经验交流】

  济宁市戮力攻坚“五通十有”

  全力保证扶贫工作重点村达标退出

  济宁市把“五通十有”作为扶贫工作重点村达标退出的基础要求,坚持“生产与生活并举、硬件与软件共建、基本与提升同抓、当前与长远结合”的思路,高位推动、压实责任,聚集资源、多方参与,探索走出了一条济宁特色的贫困村提升路径,为贫困人口脱贫、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全市51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实现“五通”,已退出的362个重点村全部完成“十有”建设,剩余148个重点村“十有”项目年内全面完成。

  一、“三级”包保贫困村,着力提升贫困村“软实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村退出工作,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纳入脱贫攻坚包保责任体系,实行市级领导、市直部门、第一书记“三级”包保,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推进力度等方面重点支持,着力提升贫困村基层组织、村容村貌、致富产业等“软实力”。一是市级领导包保抓推动。市级领导根据包保县市区脱贫攻坚责任分工,定期到一线调研推动扶贫工作,并把“五通十有”作为重要内容,协调调度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督促各级压实责任,加强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五通十有”工作。市委书记王艺华到任的第一天就到泗水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突出强调“五通十有”,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抓紧补齐短板,确保每个省定贫困村都要达到“五通十有”目标。二是行业部门包保抓帮扶。市直部门单位包保乡镇,与包保乡镇的贫困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项目、信息和技术等方面支持,每季度至少为贫困村办1件实事。三是“第一书记”包保抓发展。51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协助村党组织书记强班子带队伍,协助村“两委”谋划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抓好贫困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的贫困村达到419个。

  二、行业部门攻坚贫困村,全面优化贫困村“硬环境”。把“五通十有”作为贫困村达标退出的关键基础性指标,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专业部队”作用,全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优化贫困村“硬环境”。一方面,制定“时间表”,划好“责任田”。对全市贫困人口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确定了道路畅通、电力保障、饮水安全和乡村旅游扶贫、农村垃圾处理、贫困劳动力就业等12项重点工作,将12项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行业部门。印发《关于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下达了510个省定贫困村脱贫需求任务责任分工,逐一明确需求项目、建设内容、进度安排、牵头领导、责任部门,签订年度脱贫攻坚责任状,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签订承诺书,把各级责任量化细化、压紧压实。另一方面,严把“攻坚关”,打好“提升仗”。按照“基本与提升同抓、当前与长远结合”理念,把“五通十有”与贫困村提升工程紧密结合,全方位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环境,全市510个贫困村产业项目和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平均约46万元,贫困村脱贫致富基础不断夯实。151个贫困村列入省级农村饮水扶贫项目,截止去年底全市2015—2017年贫困村通水任务全部完成,实现贫困村通水工程“三年任务两年完”,全面解决了510个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涉及6个县市151个贫困村18.24万人口受益。整合中央财政维修养护资金1440万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资金1900万元、市财政维修养护资金800万元,用于贫困村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截止目前累计新打机井682眼,更新配套塘坝等小水源工程41处,新建维修小型泵站30个,完成灌溉渠道25.94公里,铺设灌溉管道158公里,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村农田灌溉问题。在46个贫困移民村实施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农田水利、通讯、交通、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壮大生产开发项目建设。443个贫困村“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完成,全市贫困村公交覆盖率达到97.8%。建成农村文化室495个,农家书屋495个,5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

  三、督查考核聚焦贫困村,严督实考贫困村“真脱贫”。把贫困村“五通十有”建设情况作为督查考核重点,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以严督实考确保“五通十有”落到实处。一方面,“动真格”督查。采取抽查检查、明查暗访和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行业部门“五通十有”建设目标进行督查,对工作推进慢、效果不明显的行业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新闻媒体曝光,督查成绩计入行业部门年终考核,真正督出问题、督出压力、督出成效,推动行业部门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五通十有”。另一方面,深层次督导。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五通十有”建设对接会,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市体育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等部门与泗水县、嘉祥县、梁山县主动对接,对照脱贫目标任务,逐村拉清单、找问题、定时限,对未退出的14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做到致富产业、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头人队伍、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基层自治能力六个显著提升,确保在年底退出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集体收入以及贫困发生率全部达标,全力打造贫困村发展“升级版”。(济宁市扶贫办)

  东营市创新扶贫关照平台帮扶贫困群众

  东营市立足“对接需求、精准帮扶”,创新“网络+扶贫”模式,通过开发扶贫关照平台建立了贫困人口需求库和行业部门帮扶资源库,引导扶贫资源与贫困人口需求精准对接,按需施策,开展差异化、个性化帮扶。

  一、摸排需求,建立需求数据库。扶贫关照平台重点做好需求信息汇集和贫困户需求动态更新工作,发挥网络便捷高效的特点,及时全面地掌握每一名贫困人口的帮扶需求,着力解决全市贫困人口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占比高,“分散式”“插花式”分布明显导致的需求信息采集难问题。平台开发完成以后,由镇街扶贫办采取每季度集中录入和日常动态录入两种方式,及时发现并更新贫困群众需求库。各镇街每季度集中安排1次信息采集与数据清洗,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组织村两委座谈等方式,了解贫困人口的帮扶需求,保证信息采集全面准确;日常信息录入以结合入户帮扶工作随时搜集和贫困户自己反映为主,做到不漏一个群众需求、不耽误一刻帮扶时间。截至目前,扶贫关照平台已全部覆盖有贫困人口的30个镇街,共录入助学、助残、就医、就业、贷款、妇女儿童救助等30多个门类、735项帮扶需求信息。

  二、整合力量,共建帮扶资源库。充分发挥关照平台的聚合效应,破除行业部门间沟通交流障碍,共享供需信息,整合民政、人社、教育、卫计等职能部门分散的帮扶资源形成帮扶合力,汇聚社会救助、养老、医疗等资源和群团社团志愿者服务、社工组织等服务力量,形成集聚行业部门和社会组织力量的帮扶资源库,增强帮扶的时效性、针对性,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目前,扶贫关照平台已整合了8个行业部门和15个志愿者队伍的帮扶力量,帮扶人员达到2800人。

  三、精准对接,量身定制方案。关照平台汇集贫困户需求信息与行业社会组织帮扶资源后,县乡扶贫办对两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智能匹配和批量更新,将贫困户的需求信息分类发送给相关职能单位,并设定帮扶时限。帮扶单位根据贫困户具体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及时对贫困户实施帮扶,同时把帮扶过程录入扶贫关照平台,形成帮扶档案。对于涉及多部门职能的帮扶需求,如卫生清扫、亲情陪伴等,通过部门轮流帮扶的形式予以分解落实;部分困难程度较深的贫困户通过多单位共同帮扶的途径完成,做到有难必帮。实行帮扶时限红绿灯制度,对于未能按计划开展帮扶的单位及时进行催办督办。目前,735项需求信息中已实现精准对接291项,291户563名贫困人口享受到差异化、个性化帮扶,已完成帮扶110项。

  四、严督实导,提升帮扶成效。一是建立帮扶成效评价反馈体系。印发了《关于加强扶贫关照平台管理的意见》,对帮扶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将对贫困户帮扶跟踪记录、帮扶时限、受助贫困户满意度等列入考核内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关照平台的帮扶作用,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实行满意度回访制度。乡镇扶贫办通过入户调查或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完成的帮扶任务进行核实与评价,市和县区扶贫办不定期回访抽查帮扶进程和帮扶成效,确保帮扶结果真实、群众满意。目前已完成的110项帮扶任务,贫困户满意度为100%。三是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对帮扶事项办理进度、完成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纳入对县区党委、政府和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实行一季度一通报,及时督促帮扶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群众满意度低的部门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东营市扶贫办)

  【工作简讯】

  枣庄市委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为贯彻落实中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市委巡察监督“精确制导”作用。近日,枣庄市委对山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任务,重点巡察扶贫政治责任落实情况,看是否存在政治观念缺失,贯彻落实扶贫政策不到位的问题;巡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看是否存在违背中央精神,违背中央意愿,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问题;巡察扶贫资金项目落地情况,看是否存在“截挪套骗”扶贫款,搞“雁过拔毛”等问题。此次巡察历时一个月,主要采取听取工作汇报、与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受理信访举报等方式开展工作,并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重要问题线索进行深入了解。

  “乘绿皮车 看齐长城”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淄博市举行。22家新闻媒体聚焦“绿皮小火车”、潭溪山旅游区、柏树村、西石村、涌泉村特色乡村旅游,深入报道景区的山水生态优势、传统古村落的乡土风情,提高鲁中生态高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汇入,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新动能。去年以来,淄博市先后开展“聚焦沂源红”、“聚焦齐长城”、“聚焦特色小镇”等7次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把产业扶贫、旅游开发和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推广效应,已经成为淄博媒体扶贫的闪亮名片。(淄博市扶贫办)

  山东首家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县级办事处揭牌成立。7月18日下午,山东省首家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县级办事处--济阳办事处在该县为民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是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公益募集平台,于2016年9月份揭牌成立。省级扶贫开发基金会成立的宗旨是:开展扶贫开发事业,落实精准扶贫任务,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助力全省扶贫脱贫工作。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健康脱贫、助学消贫、创业减贫、孝行齐鲁、灾害救援。揭牌仪式当天,全县共有152家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为省扶贫开发基金会济阳办事处进行了爱心捐赠,累计筹集善款近750万元。(济南市扶贫办)

  山东电力42万眼机井“井井通”打造惠农示范工程。一年来,国网山东电力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编制机井通电工程任务清单,从安全、进度、档案、客户四个维度同步推进,各地市县供电公司倒排里程碑计划,开展会战攻坚,累计投入208万人次参与施工建设,累计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3643公里,配变43338台,低压线路79702公里。同时,对已建成工程,实行一所(供电所)一村(村委会)双确认,确保工程进度真实、可控。42万眼机井通电任务覆盖全省101个县(区)、约2.4万个村,这是继“户户通电”工程后,山东电力实施的又一项惠及全省农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我省加快扶贫脱贫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国网山东电力公司)

编辑:刘栋